狗万滚球,狗万app足彩

图片

解读《西双版纳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03-15

解读《西双版纳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年)》

 

   近日,西双版纳州人民办公室政府印发了《西双版纳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西政办发〔2017〕3号,以下简称《实施计划》)。为帮助有关单位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实施计划》的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落实,现就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施全民健身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需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国发〔2016〕37号),云南省《云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云政发〔2016〕112号)。我州制定了《西双版纳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州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州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全州人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实施计划》把握我州“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为我州“十三五”时期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提供了遵循。

  二、《实施计划》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全民健身的根本目标。《实施计划》提出到2020年,大众体育健身更加普及化。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5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0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6%以上。

  全民健身不仅只局限于体育部门和体育行为,应该更多放在社会范畴理解。因此,在《实施计划》中还提出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繁荣文化、维护稳定、提升凝聚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绿色、生态、环保新业态,展现我州形象、促进对外开放等作用功能,基本形成全民健身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

   三、《实施计划》的特色和亮点

(一)提出有力的保障措施。全民健身适用于全社会各类人群。因此,《实施计划》在发展目标中还提出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基本形成全民健身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发改、住建部门要把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州、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将全民健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确保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按照健康中国的总体思路,积极与卫生部门合作,建设体质监测服务网络体系,把全民健身纳入健康中国总体布局中加以谋划。

(二)推动体育交流走向国际化。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和中老缅泰柬越经济走廊建设,搭建体育交流平台,筑起体育友谊桥梁。支持富民兴边行动计划,为全州沿边的三个县市、13个乡镇、292个村民小组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与旅游、教育等部门联手,深度开发西双版纳体育旅游品牌,重点打造沿边地区、跨境体育交流活动和比赛,提升体育辐射周边国家软实力。

(三)赛事活动供给多元化。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澜沧江国际公开水域游泳抢渡赛”、每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田径或球类比赛”、每月举办一次州级各类赛事为代表的各级各类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组织开展针对老年人、妇女、少数民族、职工、学生、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人群多样化的健身活动;广泛建立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开展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学生足球“四级联赛”和“西双版纳州足球业余联赛”等活动。大力发展展现西双版纳户外运动、体育旅游资源的健身跑(走)、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健身活动,在适宜地区培育赛车、棒垒球、高尔夫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建设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传统学校、体育进校园学校30所、省级特色学校20所,经常参与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到5万人,注册校园足球运动员达2000人。每年建设10块校园足球场地,形成西双版纳地域性的特色活动。

(四) 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存量利用精细化。合理利用西双版纳优质户外资源,支持建设有健身步道、健身路径(乐园)等体育元素的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等城乡公共空间。加大足球场地供给,因地制宜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化的足球场地。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

  四、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

  为使《实施计划》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完善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等实施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相关重点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指标体系,纳入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相关工作特别是各项保障政策。智库可在全民健身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重要工作落实中发挥积极作用。社会组织可在日常体育健身活动的引导、培训、组织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智库介入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州、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发布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建立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做好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确保全民健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